公司技术积累丰富,参与各类技术复杂和特大型项目业绩多,如湖南洞庭湖特大桥、矮寨特大桥、贵州平塘特大桥、赤水河特大桥、银川滨河黄河大桥、雅康高速(川藏线)二郎山特长隧道等特大型项目,解决了机制砂应用、三维激光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等多项技术难题。
①由于技术先进,在全国性试验检测比对试验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荣誉:
2017年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公路工程交通标志反光膜逆反射系数”比对试验活动中,结果为“满意”(最高级)。
2019年交通运输部组织的“混凝土外加剂及氯离子含量”比对试验活动中,结果为“满意”(最高级)。
2020年交通运输部组织的“防水材料片材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比对试验活动中,结果为“满意”(最高级)。
2010年~2020年,连续11年获得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AA”(最高级)。
2019年获评中国建筑业协会“信用评价AAA级”(最高级)。
②经中国公路学会组织评价,由陈军院士等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评价认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钢结构桥梁虚拟预拼及快速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研究》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三维点云的钢板梁弦高和平曲线检测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③《钢板组合梁施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审定,入选“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
④《数字化赋能新基建——钢结构桥梁数字化预拼及快速无损质量检测解决方案》在2020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智慧公路主题赛中获三等奖。在国内工程检测领域,公司率先将三维激光扫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桥梁外观质量、隧道结构外观质量、钢结构装配质量、建筑物立面测绘等试验检测业务中,大幅度提高了试验检测数据的精度、准确性、可靠度和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实现了检测自动化、智能化。
“北斗+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云平台”和“北斗高精度接收机”被列入《湖南省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望城区北斗+公共安全综合监测预警服务项目”和“常德地区地质灾害点监测预警项目”分别入选湖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卫星应用典型案例”第一批和第二批。
①中国公路学会对《车辆荷载作用下公路桥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进行了项目成果评价。由欧进萍院士、周绪红院士等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公路桥梁的车辆荷载监测技术和基于北斗卫星的动位移监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和结构安全监控关键技术》获202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车辆荷载作用下公路桥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获中国公路学会2020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②《基于卫星和AI驱动的桥梁智能监测技术及装备研究》经中国公路学会组织以陈湘生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评价认为: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和低轨卫星物联网通信的桥梁状态感知、数据采集传输一体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入选“2021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③“北斗+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云平台”通过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和“华为kunpeng920”技术认证;“基于北斗卫星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预警平台”项目获2019年度交通运输行业“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隧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系列产品已列入长沙市2019年第一批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019年度湖南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等。智慧隧道管控平台实施的贵州盘兴高速司家寨隧道入选交通部绿色公路示范工程?!豆笾菘λ固厣角躺匪淼澜ㄉ韫丶际跹芯俊啡胙?ldquo;2020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推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①参与完成的《贵州喀斯特山区绿色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于2018年7月通过中国公路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评价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审定,入选“2020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②智慧隧道管控平台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绿色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子课题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发的推动中国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单位一等奖。
③参与完成的《公路隧道高效太阳光照明及光能转换智慧管控建设技术研究》于2020年6月通过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评价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评2020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桥梁预应力施工的世界难题,获得了交通运输部颁发的2013年度交通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证书。技术成果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交通、市政、高速铁路预应力桥梁上成功应用;应用于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基础预应力压浆工程、兰新高铁张拉压浆工程。该技术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服务于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